构建中医骨伤科医联体的实践与思考
新医改以来,为了实现医疗资源的不断下沉,我国积极探索构建分级诊疗服务模式[1],而医联体作为分级诊疗的重要载体,成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快速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解决医疗服务碎片化问题的重要举措[2]。目前,作为河南省建设中医骨伤科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主体单位,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构建中医骨伤科医联体,借助“平乐郭氏正骨”资源优势,在带动区域内基层医院骨科诊疗服务能力提升,优化中原地区骨伤医疗资源配置,合理引导骨科患者分层次就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医医院融入新时代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落实好分级诊疗制度,振兴中医药事业,助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提供借鉴。
1 中医骨伤科医联体建设背景
为了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与质量,破解“看病难”问题,2017 年4 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明确指出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3]。随后,医联体作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重大举措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三级公立医院纷纷联合基层医院、社区医疗中心,建立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探索构建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分级就医模式[4]。
2 中医骨伤科医联体的运行及成效
中医骨伤科医联体是我院联合河南省以及周边省份的基层医疗机构,以骨伤专科协作为纽带,共同组建的跨行政区域、跨资产所属关系的中医骨伤专科联盟。2017 年11 月25 日,我院医联体签约启动,陕西、安徽、河南等8 个省份的200 多家基层医院先后加入医联体,共同探索中医骨伤学科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谋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借助中医骨伤科医联体建设,我院组织医疗专家深入基层医疗单位开展义诊活动、科普讲座500 余次,方便了基层患者就医问诊,缓解了看病难问题;先后培训基层社区医师753 人次,提高了基层医院的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将简便廉效的中药制剂8 个剂型35 个品种无附加条件地在医联体内部推广使用,整体提升了基层医院骨科诊疗能力和水平。
中医骨伤科医联体自运行以来,深化了不同层级医院之间的合作关系,在践行分级诊疗制度,转变患者就医模式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骨伤科医疗资源在各医疗机构中良性流动,对区域内深化医联体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范本。
3 中医骨伤科医联体的困境与挑战
作为以我院为核心,带动基层医院共同发展的运行模式,中医骨伤科医联体在对口帮扶、分工协作、共享共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平乐郭氏正骨”特色技术在医联体医院的推广,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中医标准化水平,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基层骨病患者对非侵入性治疗手段的需求。但现有模式基本是不同医院之间的契约合作,在归属管理、利益分配和资产重组等方面没有关联,同时,也缺乏配套的制度约束与政策安排,利益协调机制尚不完善,构建中医骨伤科“利益共同体”、提高骨伤科医疗服务可及性还面临诸多挑战与不足。
3.1 医联体运作模式亟待转变
医联体主要有3 种类型:松散型、半紧密型和紧密型[5]。受囿于我国分层办医、分级管理的制度环境,我国探索构建的医联体基本上属于松散型的上下层级机构的自由组合、分工协作[6-7]。同样,中医骨伤科医联体以我院为主导,在合作协议的基础上与医联体成员单位在业务、技术、培训、管理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不涉及利益分配和资产组合,属于典型的松散型医联体。有学者指出,松散型医联体是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一种契约关系,并不能形成良性互动的常态化机制,也不能建立调配区域医疗资源的一体化制度[8-9]。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中医骨伤科医联体中基层医院往往热衷依托洛阳正骨品牌强化自我宣传,局限于邀请专家到医院义诊或派遣基层医生到洛阳正骨医院进修学习,而对落实“基层首诊、分级诊疗、上下联动、双向转诊”的分层就医模式[10]并不十分关注。同时,由于基层患者“迷信”大医院的传统思维尚未转变,就医模式没有实质性变化,洛阳正骨医院诊疗任务依然较重,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建立健全“平乐郭氏正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机制,会导致医联体作用不稳定、不持久,甚至在短期内就会产生加大波动。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gskzzzz.cn/qikandaodu/2021/0709/498.html
上一篇:循证护理在中医骨伤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有效应
下一篇:还可以为您做点什么吗